
今年以来,衡水市枣强县经济开发区秉持“全覆盖、强监管、促转型”理念,统筹推进环保防治与产业升级,力求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全方位环保监管,确保治理无死角。该区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建立长效清理机制。针对建筑扬尘、喷涂车间、涉气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10余次,成功整改21个问题点位,实现重点区域污染源动态清零。在企业密集区域,如富强北路、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地,通过夜查方式,严格检查环保设施运行、生产环境密闭等环节,确保监管全方位、无遗漏。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督导帮扶企业按照一厂一策落实停限产工作。
扎实推进扬尘治理,守护蓝天净土。该区在裸露地面扬尘治理上狠下功夫。针对物料堆场、未利用地面苫盖不严等问题,安排专人紧盯整改,通过表面压实、密闭遮盖、绿化铺装等措施,有效抑制扬尘。对新建企业项目,加强现场检查,及时处理苫盖不到位、洒水不及时等问题,并开展“回头看”行动,防止问题反弹,全力守护区域空气质量。
产业绿色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该区在产业绿色升级进程中,率先推动玻璃钢行业深度治理,通过工艺改造、功能分区优化和清洁化生产标准制定,成功培育成达水处理、亚新等3家玻璃钢标杆示范企业,带动整个行业迈向新高度。同时,强化源头管控,开展树脂原材料质量抽检专项行动,加强树脂抽检监督,共抽检企业25家,实现了手糊、模压、缠绕、格栅、拉挤等各工艺全覆盖。
推行“6S”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区创新推行“6S”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建立车间环境日清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设备洁净、物料定置化管理。分批次组织瑞星、亚新、盛宝等规上企业到阜城观摩学习,精心培育潜力企业,强化现场帮扶指导,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推动“6S”管理模式在各生产环节落地生根,切实帮助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未来,枣强经开区将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产业升级”融合路径,拓展VOC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枣强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贾献义、王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