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折射古城之变
衡水日报 编辑 李玲玲
2025-02-05 15:32
进入 关注 阅读更多内容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不断的西大街,又火了一把。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找寻过年的味道。


老墙、青砖、飘檐、瓦当……在文化底蕴浓厚的西大街,悠悠岁月承载着人间烟火。那条“老保定”心中的直隶第一街,仿佛又回来了。


回望2024,泼天流量让千年古城保定再度“出圈”。历史文化街区西大街通过空间重新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重构经济生态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更新与优化,不仅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更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守护历史记忆 西大街“活起来”


西大街位于保定市中心,东至莲池南大街,南至兴华路,西至恒祥南大街,北至西大街北侧,顺着西大街缓缓前行,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还有光园、第一客栈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依次映入眼帘,仿佛走进历史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大街也曾因房屋年久失修、店铺业态杂乱,失去往日的繁华。


清理杂乱业态、修缮保护建筑、提升基础设施、重新布局业态……如今,经过修缮、整治与更新后的西大街,正以全新的历史文化精品街区形象重现大众视野。元旦非遗市集、春节庙会、元宵灯会等活动轮番开展,正逐渐恢复昔日西大街的繁华。


步入西大街西段的直隶文化体验区,抬头望去,只见定瓷、古城香业展馆等富有保定本地文化特色的店铺依次排列。步入中段,可以在康养体验馆学习千年药都的药食同源知识,还能在直隶邮局观赏一枚枚体现时代变迁的邮票。


“以前没什么特别感受,改造后才发现身边这条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此丰厚,这条路是保定历史的见证。”附近居民林闽帆说。


“不少游客在这里找到保定地标印章‘打卡’,希望这些手绘作品,能唤起保定人独一无二的故乡情结与城市记忆。”在位于西大街天和栈的李超手绘文创工作室,主理人李超说,希望游客漫步西大街的同时浸润保定历史文化,使普通的旅游升级为“文化探访之旅” 。


优化街区功能 西大街“强起来”


城市更新的核心要义在于惠民生、补短板、谋发展。


围绕坚持人民至上,保定提出将历史城区保护工作作为建设美学时代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核心项目,通过精心雕琢,西大街焕发出全新生命力,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0月,保定首个融入“城市驿站”概念的公厕——帅府智慧公厕驿站正式亮相西大街北侧。


智慧公厕集饮用水、智慧引导、母婴休息、无障碍间、便民服务角、网红墙等更多“内涵”于一体。下雨了,来这里领上一件一次性雨衣;喝上一杯热水,扫码免费使用充电宝,还不用担心归还时限……这种在家里才能享受的待遇,如今,在一座公厕得以实现。


“‘如厕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我们通过让如厕者感受到暖暖的人文关怀,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莲池区执法局宣传科科长张倩介绍。

一座城市的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开放,更是人文关怀的开放和共享。如今,西大街正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引入多元业态、打造特色商业体等举措激发商业活力,平衡古韵与现代商业需求,助力城市经济增长。


注入持久活力 西大街“火起来”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实际上,西大街独特的建筑风格能吸引游客与消费者,带动当地经济,关键是要找准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交集与平衡点。”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墀告诉记者,西大街正积极利用好珍贵的文化遗产,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业态,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2024年,保定火了,西大街也火了!数据统计,2024年“五一”假期,西大街客流量达到40.03万人次。很多网友留言说,“我不是没见过西大街,我是没见过西大街这么多人。”


今年春节,西大街自1月28日(农历除夕)至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推出“古韵新春·福满京畿”古城过大年活动。


牌坊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现代都市气息浓厚;牌坊内,灰墙黛瓦,古建相连,热闹的集市充满人间烟火。双手提满购物袋的游客在摊位前流连忘返,热情摊主的招呼声与游客欢快的交谈声交织回荡……对许多外地游客而言,他们正是从这里开始认识保定的。


来自北京的张丽女士表示,到保定第一站就选择逛西大街,她兴奋地说:“小红书上刷到好多回,糖葫芦吃了,驴肉火烧吃了,牛肉罩饼也吃到了。这里,历史、文化与美食完美交融。”


如今的保定,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已初见成效。


西大街开街迎客,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画廊、多元交融的文旅游廊;


清河道署布展开放,是河北省首座水利博物馆;


淮军公所改造提升,打造成以戏曲文化为特色的古戏楼博物馆……


大量游客到来,也带动了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古城焕新背后,是城市建设的智慧与创新。它不仅提升城市品质,更增强城市吸引力。未来,西大街将继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市文发集团副总经理张平说,今后,我市古城保护工作将坚持文化兴市、艺术筑城,打造古城特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文化客厅”。

来源:保定日报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0%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相约“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 | ​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持续出彩出圈
天下
冀时评丨杂技的根,世界的桥!吴桥发出故乡的请柬
天下
衡水市公交公司为群星演唱会开设公交“演唱会专线”
社会
河北夜经济活力十足
天下
从田间到餐桌
天下
执实干之笔 书乡村新貌 ——衡水市武强县以系统思维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县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教育
燕赵新青年丨河北各地积极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激活“青和力”,让青年更有为
天下
中国光大银行沈阳分行“邻里仲夏夜·消保伴你行”五城联动消保观影节活动
财经
河北擦亮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名片” 体验壮美山水 探寻文化根脉
天下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学习新语|“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有声版·第六章)
【湖城慢直播】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嘉年华特色市集开集
高颜值+强互动!四座垃圾分类宣传示范亭亮相衡水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