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特色手工业让农村妇女家门口增收
2023-09-15 15:24
进入
不忘初心
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走进衡水市武邑县黑林村崔路军的传统手工布鞋加工作坊,本村和周边村的十几名妇女,有的在裁剪鞋帮、有的在粘鞋底、有的在上鞋,一边工作一边拉家常。“我就是这个村的,在这儿干了三年了,一天可以挣八九十块。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村民赵来顺高兴的说。
近年来,武邑县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积极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和弱劳动力家庭,就近就便实现就业,成为妇女一项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本村和周边村的妇女,好多都在我这干加工活儿。有直接来作坊加工的,有岁数大或者出门不方便的,我就给送到家里去。这不,刚邻村董屯村的董秀领大娘打电话说上批鞋底子粘完了,让我给再送一批过去呢。大娘80多岁了,腿脚不方便,可眼神好,愿意干点活儿挣点钱,我这随时给安排。”崔路军边说边把一批待加工的鞋底等材料搬上货车,驾车匆匆驶去。
崔路军是土生土长的黑林村人,从小就爱穿妈妈纳的千层底布鞋。高中毕业后,他在村里创办了手工布鞋加工作坊,一干就是30年,到现在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订单不少,吸引了周边1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这里打工。
武邑县妇联主席滕凤采介绍,像崔路军这样的特色手工加工作坊,全县有800余家,涵盖传统老布鞋加工、刺绣、手工编织、服装加工、硬木雕刻等多个领域,帮助45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
通讯员 刘艳飞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APP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