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近代建筑“活”出新风采
衡水日报 编辑 杨雯
2023-08-19 07:38
进入 舆情 阅读更多内容

在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座座建筑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气息,经过保护利用,让人们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空间里感受城市独特的魅力。


走进秦皇岛港口博物馆,红色的木地板、马蹄形包厢、壁炉等饱含历史韵味。在建筑原有构造和装饰的基础上,博物馆通过文物展览、模型演示、场景再现等形式,展现了秦皇岛港的发展历程。


秦皇岛港口博物馆。新华社记者郭雅茹 摄


“这里建于1911年,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将其活化利用为港口博物馆,赋予老建筑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秦皇岛港口博物馆执行馆长边恒说,博物馆开放以来,每年接待参观万余人次,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依托始建于1922年的耀华玻璃厂旧址的电灯房、水塔和水泵房建筑打造的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对外开放十多年来,现已成为展示古代玻璃、现代玻璃、中国玻璃工业发展史和玻璃艺术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观。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传承城市文脉的载体。将历史建筑打造成博物馆,二者相得益彰。”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文物科科长马猛说。


除了将老建筑打造成专题博物馆,有的老建筑经过多元活化利用,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旅游旺季,北戴河的老建筑成为热门打卡地。目前这里保存完好的近代别墅共94座,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位于东经路的班地聂别墅建于20世纪初,砖木结构,毛石基础,造型别致,具有北戴河老别墅典型建筑特征。现如今,这里变成了酒庄,提供下午茶及餐饮住宿服务,独特的魅力收获了一批游客,旅游旺季网上预约不断。


班地聂别墅。新华社记者郭雅茹 摄


为了让老建筑“活”出新风采,秦皇岛市编制了《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用规划引领近代老建筑、工业遗迹的保护利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互动的良性格局和机制。此外,当地围绕城市发展,让老建筑活化利用与旅游深度融合,注入商业、休闲服务、艺术、会展等元素,利用近代建筑打造具有港城特色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基地、创意园区等,推出博物馆游、研学游等工业遗迹旅游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扩大文物保护影响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真正让近代建筑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记者郭雅茹)

来源:新华社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0%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河北秦皇岛:近代建筑“活”出新风采
天下
​港口资源整合,河北这步棋到底有多妙
天下
最河北 奋进路·向上突围丨港口资源整合,河北这步棋到底有多妙
天下
京津冀联动发展携手前行
天下
秦皇岛:能源转型逐“绿” 经济发展添“新”
天下
节约资金2200余万元,河北公物仓“一张网”累计盘活资产7.7万余件
天下
验收提效 项目加速——秦皇岛市打通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高速通道”
天下
超50万吨“敬业蓝”筑牢雄忻高铁脊梁
天下
老报今读丨从“荒湖洼淀”到“城市名片”
文旅
提升农业产业“含绿量” 看河北企业如何“链”接世界
时政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衡水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经纬线·从蜗居到宜居,看上海旧改焕新之路
中国经济系列专题片《巨轮永向前》第三集《双轮驱动》
时政微视频丨人民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