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石济客专景州至德州的特大桥下,一个干练的身影被一群头戴黄色工作帽的年轻人围住。“李工,今天的检查我们从哪里开始啊?”李工顺手一指:“从这个墩台开始,两两一组在箱梁内对向检查,重点检查梁缝、止水装置、墩顶、支座,边查边做好记录。”
被大家称为李工的人,是47岁的李成刚,衡水工务段衡水北路桥车间高铁桥梁工区副工长。
参加工作以来,李成刚凭借在桥梁维修、技术攻关、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技术能手、京铁工匠等荣誉,用专注和坚守诠释了新时代铁路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绚烂光彩。
勇当业务高峰“攀登人”
1995年,18岁的李成刚进入铁路部门从事桥梁专业工作。性格沉稳内敛的他,从入职那天起,就立志做一名技术业务高手。
他从日常作业入手,向业务骨干请教,将作业指导书背得烂熟于胸……带着 “铁路安全重于泰山”的强烈责任心,凭着一股倔劲和钻劲,李成刚一点一滴练养成,一招一式下苦功。他还利用工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桥梁专业技术规章,自学了电工和电气焊等技能,熟练掌握了各项特种机械的操作与驾驶,并考取了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多问、多学、多记、多练,很快,他就成为了班组里的“问不倒”“难不住”“业务通”,多次取得了衡水工务段桥梁专业技术比武前三名。
2016年,李成刚主动报名,到了梦想的高速铁路,成为衡北路桥车间的一名班组长。白天他带领工友们爬桥墩、钻梁身,晚上还要不知疲倦地在宿舍“啃”高速桥梁业务知识。
2019年,参加北京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竞赛期间,背诵理论知识时,为了强化记忆力和准确率,他把题库所有题目剪成若干小纸条,看着题目边背诵边用手机录音,背完一遍后,再回放录音对照答案纠错,然后重复背诵、录音、纠错,直至背诵熟练又准确。工余时间,早上广场边、晚上路灯下,经常可见他认真背诵的身影。凭着坚持和韧劲,他勇夺高铁桥隧专业比武第一名。
争做科技研发“带头人”
作为一名既有经验、又有经历的党员技术骨干,李成刚很早就投入到小改小革和技术攻关中。这些年,他研制的多项技术改进项目获得北京局集团公司评审认定。
2018年他们在检修作业中发现,由于高铁桥梁墩高桥长、路桥作业通道台阶较多,加上通道狭窄、坡度陡峭,很难将较重的小型养路机械(如动力液压泵站等)抬到轨道线路上,给施工作业带来很大不便。为此,李成刚参与研发了北京局集团公司科研计划课题“高铁通道运载装置”,三年间通过多次现场试验和优化改进,该项目于2021年通过了集团公司技术评审。李成刚说,该项目有效解决了施工作业不便问题,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
受列车震动和箱梁梁体温度变化位移影响,会导致桥面声屏障梁端单元板两端与H型钢立柱搭接深度不均,而现有测量工具不能有效测量搭接深度。李成刚经过几年潜心研究,多次测试,研制出的测量工具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桥面声屏障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作业依据。此项目在衡水工务段交流推广。
针对石济客专箱梁及墩顶设备检查工作量大、检查项目多,日常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检、漏项及高空作业风险等问题,他摸索制定了“五步检查法”,规范了检查作业流程,提高了检查作业质量和效率,有效保证了高空作业安全,获得集团公司2020年度合理化建议奖。他研究的防落梁挡块小车代替了人工拆装挡块,获得2018—2019年度衡水工务段质量控制成果优秀奖。此外,针对道岔连续梁观测及箱梁检查不便问题,他提出增设墩身检查爬梯,作业时更加方便安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担当技能传授“引路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成刚深知仅仅自己业务好还不行,只有工务段的青年职工整体素质提高,才能在班组、车间以及北京局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中发挥技术优势。
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他不仅做好表率,在业务技能上更是做好“传、帮、带”。每次作业前他都主动的把技术要领和作业技巧给大家进行交底,让青工们少走“弯路”;他针对衡北路桥车间年轻职工多、劳务工多的实际,运用视频主动多次授课,讲解桥梁专业技能和细节特点,迅速提升了车间职工的整体技能水平;作为业务培训师,每年对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的职工进行实作指导,特别是在容易被忽视、最易出分的细节上“狠抠”,由他训练出来的选手各个动作规范、操作步骤完整;他还在很多场合鼓励新入路职工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拼搏进取。业余时间他利用所学法律知识,结合职工安全教育警示案例,向大家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2021年,在北京局集团公司专业技术比武中,他所在车间三名职工包揽了高铁桥隧工组前三名,成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像李成刚一样,“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脚踏实地”是每一个铁路榜样凸显的精神。看着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这位“高铁卫兵”更加坚定一个信念——要用“工匠精神”守护高铁安全,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时代奋勇向前、当好先行。
通讯员:王庆龙
摄影:王庆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