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筑巢引凤 全面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衡水日报 编辑 于雁 马静伟
2023-04-20 18:28
进入 大美枣强 阅读更多内容

2023年以来,面对引才难、留才难困局,衡水市枣强县通过聚焦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良好局面,为枣强县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有效缓解了枣强县域人才工作困局。


以特色产业来“聚才”。作为河北省特色产业强县,枣强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出口基地。枣强县坚持创新引领、人才支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高端人才集聚之地。按照“成员高端化、学术专业化、作用权威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原则,整合政府、企业、人才三方力量,组建了复合材料、大营毛皮、燃气设备、输送机械等四大产业协会,聚集270余家企业近3000余名研发技术人才,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3名、硕士研究生25名、高级职称人才106名,人才数量不断壮大、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


枣强县依托复材研究院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尹志强 摄


以研发平台来“筑巢”。枣强县把培优做强承载平台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枣强县关于落实衡水产业人才政策十四条(试行)实施细则》等文件,枣强县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为吸引专家人才提供了载体支撑。目前,枣强县共有109家规上企业、省级研发平台24家、市级研发平台3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科技特派团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吸引创新创业高端人才300余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00余人。通过搭建平台,不仅使各类专家人才在各领域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更带着丰厚“嫁妆”源源不断为全县输送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枣强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科技项目研发规划会。尹志强 摄


以制度环境来“引凤”。枣强县不断优化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以“人才实政”解“人才之渴”,完善引才聚智体制机制,落实住房安居、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在枣强县营造了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吸引专家人才来枣强发展。通过实施“枣强学子”回归行动,利用“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主动对接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枣强籍创业人员,大力宣传枣强的产业特色、发展优势和营商环境,引导在外优秀人员返乡创业,现在已经累计吸引1600余名人才返乡就业。对来枣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由枣强县财政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对柔性引进的49名专家人才,一律打通管理服务绿色通道,创新人才工作举措,实行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弹性指导制度,享受与枣强县内人才同等待遇,形成更加开放、更有效率的人才制度环境,推动政策引才效果。


作者:尹志强

来源:长城新媒体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河北张家口:打造京津冀“算力之都” 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天下
“衡水的产业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专访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荣荣
社会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共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时政
一号工程 保定市发布国际医疗基地项目建设成果
天下
衡水市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人才招聘会举行
社会
职业培训服务迈入平台经济时代考证通赋能高质量技术技能提升
财经
国泰航空全新客舱体验日活动在沪启幕,空姐招聘助力服务升级
财经
聚焦智能控制、创新攻关、人才培养 零陵卷烟厂着力提升精益制造水平
财经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总书记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时政
古贝春:以稳健步伐迈向百年企业之路
商讯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迈入3.0时代
【聚焦报道基地】年画故事进校园 武强年画博物馆带萌娃开启非遗文化之旅
阜城中燃: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燃气安全
(视频)沧州银行衡水景县支行:聚焦便民惠民初心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