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承的意义
衡水日报
2023-04-04 19:10
进入 悦读 阅读更多内容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每个人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一名人说过,行祭祀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意的,不是迷信宗教的。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相传。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站到祖先和亲人坟前,让我们知道我是谁,从何而来,干什么去,到哪去。


面对先人的坟墓,表达深深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的幸福和动力。


清明节,教会我们不忘本


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根,走到哪里都是漂泊。而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往何处。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时节寻根问祖,实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好先辈的精神。厚德持家,坚守美德,发扬、传承好家风!


清明,教会我们在爱中告别


祭祀扫墓,真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


祭祖,相信的并不是鬼神,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所以,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回忆也不会消失。


死亡只是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并未结束我们与亲人的联系。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最好的缅怀是记得,同时也是放下。那些有关生死的话语,教会我们在爱中学会告别。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


让晚辈知晓血脉的延续,体味责任和担当、礼仪和感恩,这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


有哀思,有记念。是责任,是感恩。


不论是家教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四月的叩拜之中。祭祖并非承认鬼神存在的迷信活动,其长久意义,就是不忘祖宗,不忘根本。


清明,更像一种精神。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一腔哀思,续写人生!


作者:王振平  编辑:李耀荣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0%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专题

网络中国节·清明

相关推荐
文明用餐 小细节大意义:文明用餐 俭以养德
文明
【文明的脚步】全国文明校园武邑中学:沃土植文明 桃李竞葱茏
社会
桃城区“八一”文艺汇演点燃军民情深
社会
桃城区举办庆祝建军98周年文艺汇演
社会
人生不如意 当读韩昌黎
文化
今日辟谣(2025年7月30日)
专题
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五论学习贯彻中共衡水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政情
凝聚服务群众 提升治理效能 ——衡水“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的沁园社区实践样本
社会
津潍高铁黄骅特大桥跨朔黄铁路近万吨T构成功转体
天下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时政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攻坚克难创佳绩!中铁三局圆满完成雄商高铁衡水枢纽正线双线箱梁架设
桃城区“八一”文艺汇演点燃军民情深
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续写雷锋日记献礼“八一”
​衡水市气象台8月2日16:41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