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青山墓 杜书堂 摄
青冢村,位于武邑县桥头镇人民政府驻地南偏东4公里处。全村现有892户2557人,均为汉族,现有王、刘、赵、李、张、彭、程、吴、邓等姓氏,耕地面积11000亩,地势平坦,为轻壤土质,以传统农业为主。据查,该处原为“安成侯墓”陵园,建于西汉景帝年间。传说此处汉代就有原始村庄,村中以王姓为主。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东青州府莒城县大王庄王姓大户,迁居此地立庄。因附近有“窦氏青山”,俗称青冢,借此取村名为“青冢”。
窦氏青山,位于武邑县城东十四公里处的青冢村村南,占地36582平方米,目前冢高22.9米,周长490米。据史料记载,当时墓高三十余丈,墓围长一千余步(古七尺为一步),天晴云疏之日,方圆几十里以外都能看到,宛若一座青山,直插云天,清同治十一年《武邑县志》以“古迹”入卷,称“窦父冢”。当地人俗称“青冢”,并有民谣流传:“沧州狮子景州塔,比不上武邑土疙瘩。”它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猗房的父亲窦青的坟墓,因汉室追封窦青为安成侯,故又称安成侯墓。窦氏青山历两千多年风雨,阅尽沧海桑田。虽冢上建筑已荡然无存,但大冢犹在,巍然屹立。
相传,西汉初期,这里是一片沼泽,附近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乡民窦青乃一老实本分的庄稼人,由于妻子去世较早,他一人照料三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这天,他去捕鱼,不慎失足跌入水中,淹死在沼泽里。剩下两儿一女相依为命,采桑养蚕,要饭讨食,艰苦度日。数年后,窦青之女窦猗房,被官府以“良家子”选入长安皇宫为宫女。公元前179年,窦猗房被汉文帝封为皇后,其父窦青被追封为安成侯。薄太后(窦皇后婆母)一向喜欢并看重窦氏,欣赏她的品行,同情她的身世。于是,薄太后下令有司填平窦青溺水身亡的水泽,建成一座大墓冢,传说此墓要在长安看得见为标准,以解窦后思念之苦。据史料记载,当时填平了沼泽,墓高三十余丈,墓园长一千多步,天晴云疏之日,方圆几十里之外都能看到,宛若一座青山巍然屹立。
据《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外戚》记载,窦父墓建成以后,令清河郡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并赐守灵人为黄姓,以附皇家陵园之意,免除赋税劳役,只做维护陵墓之事。多年后,在窦氏青山南坡山腰平台上,历代相继建起了护国寺、大仙爷庙、三仙爷庙、疙瘩爷庙、眼光奶奶庙、仙姑楼、送子观音庙、千手千眼佛庙、三仙姑庙、倒座观音菩萨庙、龙王庙等等,僧侣众多,香烟缭绕,俨然变成了佛教圣地。每年正月十六、三月初三、七月二十三,青山下有三大庙会,届时商家云集,艺人蜂聚,鼓乐声声,梵音阵阵,龙舞狮滚,热闹非凡。多有文人墨客留有吟诵之诗篇。
青冢山日益繁华,加之政府保护,生活安定,引来不少手艺人及富商迁来立村居住。其中,黄姓原是官封守墓人,自建小村叫黄庄。马庄是外地手艺人迁来,从事制作祭祀用车马纸活儿而得名,传说各个庙里用的神马宝车,都出自于马庄人之手。庙前村和后村是外地人迁来,居住在关公庙前的叫庙前村,由山东青州府莒城县大王庄迁来的住在青山以北,叫后村。由山东迁来的手艺人,在此从事染布为业,故名染坊屯。东南山疃相传是两个响马的头目落户,人称“黑马肖”“白马赵”,金盆洗手后落户为民。还有明代时从山西洪洞迁来的赵村,从青林迁来的邓家村,从审坡迁来的张家村,以及“洼儿里”“李楼”“双楼”等等,共十五个疃,组成了青冢村。在两千年的时光里,风雨沧桑,时代沉浮,由青山墓形成的青冢村,不管日月变迁,祖祖辈辈生活在青山的荣光之中,也见证着青山的兴衰。1982年9月,窦氏青山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冢前树有石碑,上刻“窦氏青山墓”五个大字。青冢村在新时代,为保护文物而继续作出贡献。(武邑县文化研究会)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