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记忆解乡愁
衡水日报
2022-08-11 10:51
进入 悦读 阅读更多内容


盛夏时节,收到友人送来的郗金钟著《宋门街记忆》一书(四川民族出版社),这是一部记述故乡景县宋门这个平原古镇雄壮而又绚丽历史画卷的书籍。一经翻阅,便被书中记录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所吸引,像是穿越时空,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文化先贤、革命前辈、劳动模范等志士仁人,听到了可亲可爱的乡音和遥远的呼唤,在心灵深处激起的层层涟漪,最终化作一个坚固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祖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古镇宋门有着至少千年以上的历史,宋代抗辽戍边名将杨延昭父子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这里有明朝农民起义军反抗昏庸朝廷激战时留下的万人坑,是清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景州义和团”的发源地。尤其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宋门一带是中共冀南、冀中、渤海三大军区的结合部,是冀南军区后勤部的根据地和桥头堡。王任重、宋任穷、吕正操、刘建章、陈再道、沈铁民、郗光等革命前辈都在这里留下了叱咤风云的故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善良智慧、勤劳朴实的宋门人民又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壮歌。生于兹、长于兹,一直在故乡景县政府机关部门工作的郗金钟,怀着对宋门这块热土极其热爱和对过往历史及先辈无比崇仰的心情,不辞劳苦走访调研,字斟句酌伏案疾书,历时几年时间写成此书。为故乡留住一段辉煌的历史,为游子留住值得回味的乡愁,为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营养。其意义善莫大焉!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人们要记住自己的“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总书记常常把乡愁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联系起来,之所以多次讲到乡愁,其目的就在于号召人们“不忘根、不忘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宋门街记忆》,为我们记住乡愁提供了一份难得而又珍贵的索引和版本,此书提炼、浓缩的可贵精神,传递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必将成为激励故乡人民乃至更多的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巨大动力。


《宋门街记忆》一书记住的乡愁联结着民族图腾的历史画卷。从北宋抗辽名将杨延昭镇守景州,建起宋门前身“宋营门”,到明朝成为平原上较大驿站,再到清朝末年义和团“威扬武馆”,及至抗战时期浴血奋战的堡垒村,中华民族千年来经历的历朝历代,受过的蹂躏磨难,都可以在这条“宋门街”上找到印记。作者通过查阅史料、借鉴研究成果,寻访遗址、走访亲历者,整理出详实的富有说服力的历史资料,将古镇历史生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中既可以读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也能够看到国家和民族曾经有过的征战、斗争,以及民众惨遭涂炭、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历史。更加深切地感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民族复兴的希望,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繁荣昌盛、扬眉吐气,距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更近。


《宋门街记忆》一书记住的乡愁记载着革命前辈的英雄精神和家国情怀。书中专门辟出第二篇“群英争雄”,记录下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英雄的宋门人在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不惧生死、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有占镇人口百分之十三的宋门人毅然参加共产党和八路军,走上抗战一线,立志同敌人血战到底。不少人牺牲在战场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更没有留下后代。整个抗战时期,宋门街不仅党员干部无一人变节叛变,普通村民也没有一人当汉奸。曾经担任过保定市委书记的郗光,是从宋门街走出的抗战老战士,《宋门街记忆》的作者郗金钟在这位老革命耄耋之年和弥留之际,抓紧时间走访了他,将他经历的抗战轶事挖掘整理,写出初稿后,又登门听取老人的意见,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读到书中郗光、李化一、赵宪瑞、赵兰芝、王延平、韩书年等革命前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艰苦卓绝、威武不屈的英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深感“一寸山河一寸血”,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显得多么重要而又现实。


《宋门街记忆》一书记住的乡愁承载着故乡人贤良勤劳、纯朴向上的美德。景县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许多历史名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西汉大儒董仲舒、北齐皇帝高欢父子和封氏家族、唐代诗人高适、清代两江总督魏廷珍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涌现出王任重、刘建章、曹宗南等革命前辈。久远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贤良的品格,深深影响着宋门古镇的人们。《宋门街记忆》一书记载了众多富有爱心、善心美德的人们的感人事迹。像“商号银庄莫贪泉,不畏官司不欺天”的郗德阳,“爱国义举酿奇冤,饮恨群雄泣北风”的郗树玉,“泰山崩于前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的郗其厢,“壮士出头侠义举,讨要公道手段鲜”的赵文德,等等。他们中的许多人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思想境界很高,处事经验丰富,他们身上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优良品质,值得后人学习汲取的东西有很多。


  一街记忆解乡愁。感谢《宋门街记忆》一书的作者郗金钟的辛勤笔耕。记录的是古镇一街,折射的是整个民族;记录的是一段历史,留住的是永恒乡愁。唯愿古镇宋门乃至故乡景县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有新跨越,谱写出无愧前辈、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马誉炜  编辑:李耀荣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纸艺工程师”大星:以纸为媒,在纽约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财经
“五一”假期 衡水推出近百场文旅活动丰富市民假期生活
社会
忆学科技AI智习室7.0:独创三大行业突破
财经
故城:千名学子研学行 知行合一乐成长
社会
民办幼儿园破局转型新路径:忆学科技首创全人成长AI智习室
财经
天天学习|一个特殊称谓背后的温情故事
时政
天天学习|一个特殊称谓背后的温情故事
时政
百度文库、百度网盘联合发布「GenFlow超能搭子」、「AI笔记」,致力于让AI「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财经
忆学科技智习室7.0破局双减 AI赋能全人教育升级
财经
教育部原司长详解政策,忆学科技首发全人教育AI智习室7.0
财经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迈入3.0时代
【聚焦报道基地】年画故事进校园 武强年画博物馆带萌娃开启非遗文化之旅
阜城中燃: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燃气安全
(视频)沧州银行衡水景县支行:聚焦便民惠民初心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