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报学党史⑧】《红旗周报》:共产党宣传事业的一面旗帜
衡水日报 记者 周春旺 张旭辉 李玲 编辑 薛倩
2021-06-03 10:10
进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阅读更多内容

海报摄制:张旭辉 李玲


《红旗周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1931年3月9日在上海创刊。《红旗周报》是由《红旗日报》改名而来,并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江苏省委机关报”恢复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在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法令草案》《击破国民党进攻红军的新计划》和《本报编者给读者的信》。《红旗周报》1933年8月第59期开始改为半月刊,1934年3月1日终刊。《红旗周报》第1-9期,为8开版;从第10期开始,《红旗周报》改为32开版。在反动派白色恐怖的严酷环境下,《红旗周报》不能公开出版发行。为了掩护其真实面目,封面常以“实业周报”“佛学研究”等假封面出现。

 

张闻天。(资料图片)


第1期刊登王明等人起草的《土地法草案》。这些《草案》共14条,除了继续坚持关于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无址及少地农民这一重要原则之外,还规定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等若干过左的政策。 

 

《红旗周报》的前身是《红旗》《红旗日报》。《红旗日报》从多方面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问世不满一个月发行数即达1.2万份以上,后因印刷所连续遭到反动派破坏,该报难以正常出版。在此情况下,张闻天果断地决定将《红旗日报》停刊,改出秘密发行的《红旗周报》。张闻天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期间,出版《红旗周报》为其重要任务之一。当时,为保证《红旗周报》按期出版,曾在上海东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1180号设立专门的秘密印刷所。这是幢临街的单开间三层楼房,底层开有“萃丰祥”烟杂店作为掩护,二楼是工作人员卧室,三楼是印刷工场。在印刷工场里,安放着排字架和圆盘印刷机,由于地板和墙壁都以棉毯等物隔音,开印时不会传出较大声音。每次印完的《红旗周报》,均以烟杂店送货的名义传递到有关联络地点。

 

《红旗周报》第1至9期,以报纸形式出版;第10期起,以书的形式伪装封面掩护发行,先后使用过《实业周报》《时代周报》《摩登周报》《佛学研究》《平民》等16种伪装封面;第59期起,又改为《红旗》半月刊。 其间还曾出版附刊13期。

 

《红旗周报》坚持宣传与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对当时中国的革命斗争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红旗周报》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斗争与实践,为党的新闻传播事业和革命事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933年1月,张闻天随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红旗周报》坚持办到1934年3月1日,共出版64期,另有附刊13期。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共产党员新闻网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0%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专题

读党报 学党史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相关推荐
第一观察|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时政
【央视快评】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时政
一见·从一份蓝图,看见中国的明天
时政
新华社评论员: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一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政
乘势而上,续写中国奇迹新篇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侧记
时政
记者手记:抓住时间窗口 赢得战略主动
时政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
时政
【央视快评】勇担时代历史使命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时政
时政新闻眼丨未来五年怎么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发展蓝图
时政
学习手记|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引用古诗宣示反腐决心
时政
去APP浏览更多内容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一见·亚太合作,习近平主席为何强调“开放”是生命线?
2025年10月自动打磨设备工厂推荐:成本对比全解析
云南成人高考:一站式学校推荐与选择策略